May 22, 2011

空姐作家林亞若上新聞:白衣天使人道伸援 災區獻愛

DSC04493.jpg  

(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2日電)慶祝512國際護師節之際,護理界調查發現,因工作太血汗,有9成醫院招嘸護理人。儘管如此,還是有一群南丁格爾,工作之外,願意到國內外窮鄉僻壤,奉獻所學,不忘初衷。

因為護理工作辛勞,無論是急診室或病房,白衣天使工作權,引起民眾重視。從護理界轉往國際線空服員的現任「空姐作家」林亞若,就是典型的轉行例子。

不過,仍有許多護士、護理師,不忘當初選擇就讀護理的初衷,甚至,默默在偏鄉服務、國內外義診、持續教育護理人才。

林亞若始終難忘自己曾是護理師的身分,當了空姐還考美國的護理證照。在參加台灣路竹會的菲律賓義診後,她回想起自己剛從學校畢業,隻身前往印度加爾各答的垂死之家當義工情景。

在「垂死之家」志工給藥、餵食,幫忙清理穢物,老人臨終闔上雙眼之際,看見來自人間未曾謀面的天使,讓人感動。林亞若說,在菲律賓的病患眼中,或許看待來自台灣的醫護志工,都是從北邊飛來的陌生天使。
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科護理師施怡如表示,日前到苗栗泰安鄉的天狗部落服務,看著純真可愛的原住民老人及小孩,讓人不捨。未料台灣仍有許多人無法接受完善醫療,這是在醫院工作的她,所不知、不解的世界。

耕莘醫院護理師江芝昀於八八風災時在南部災區提供醫療服務,她感觸很深的說,共同信念的一群人,朝共同的目標,探觸世界的角落,幫助更多的人;無私付出的志工,讓她看見單純且美好的醫療人文關懷。

在南非奉獻護理專長的李昱君,以「南非轉角遇見幸福」形容沒有薪水的志願服務,並回想起在護專學生時代,參與志工服務的美好。她說,不管在南非義診多少天,重要的是終於以滿腔的勇氣,完成服務人群的夢想。

災難時,更凸顯護理人員照顧病患的辛苦。2010年海地大地震時,國軍北投醫院護理官鄢吟芝、護理師楊宇寧等多名護理人員,投入賑災義診,他們幫忙照顧災區老人,替雙胞胎嬰兒餵奶,險惡的災區環境,更彰顯她們的光輝。

鄢吟芝回憶災區支援醫院,入夜後,目睹悲慘的危樓;被震垮的護士學校,裡頭還深埋著15名護士學生。搭著臨時帳棚,沈重的呼吸聲,夜裡漆黑,只見幾隻白閃閃的病患眼睛,無辜地望著護士。

巡房的路上,鄢吟芝等一群醫護人員原本擔心自身的安全,當時,卻更擔心災區病患的安危。

也曾經在南亞海嘯災區義診的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老師陳姿妃,告別臨床實務與教學經驗,更進一步前往台北醫學大學深造。

陳姿妃回憶,國際救援常苦於被誤為來自中國大陸,在非洲服務時,被病患說「嘿,這女生是台灣來的!」這是讓她記憶最深刻的場景,「我只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,從沒想過有任何回報」。

路竹會長劉啟群鼓勵更多非政府組織投入公益,包括這一群白衣天使,及醫藥檢驗人員的奉獻,導引社會人道關懷的善念,並證明台灣是有意願與有實力、有能力輸出愛心的國家。


延伸閱讀

【海外義工】從北邊飛來的陌生天使 (菲律賓義診心得) l
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linlinnu/2458369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lin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